同城头条 高原农业发展面临新机遇|探寻39县域“大食物”的秘密⑧
安全小贴士:
详细描述
标题: 高原农业发展面临新机遇|探寻39县域“大食物”的秘密⑧
在四川欠发达县域的高原地区,牛羊成群、草场无垠,山峦间点缀着一片片耕地。这些地方主要分布于甘孜藏族自治州、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及凉山彝族自治州的北部和中部,涵盖了四川近一半的欠发达县域。
提到这里,你或许会想到喝雪融之水长大的理塘牦牛、获得国家地理标志称号的美姑山羊,以及阿坝县蓝天白云下,一片片的金色青稞田……
然而,世代以天然放牧为主的传统发展模式、高山深谷与广袤草场交织成的独特自然景观,既塑造了这片土地的特色,也为当地农业发展带来了严峻挑战。在此背景下,四川不断探索“大食物观”新思路,为乡村振兴和农业转型寻找新路径。
村民们在收藜麦
高寒耐受性水果:接受高原的甜蜜试验
四川欠发达县域的高原地区气温较低、无霜期短、降水量少,但具有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水质纯净等特点。
“这些自然条件为高寒耐受性水果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国家粮食安全与天府粮仓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主任,四川农业大学管理学院院长、教授蓝红星说道,蓝莓、沙棘等小浆果因其营养和保健价值已成为市场的“新宠”,在青海、甘肃等地初显成效,也为四川高原农业提供了新思路。
“随着此类水果的高寒耐受性强品种不断培育优化,即使欠发达县域地处高原地区,虽有低温、大风的劣势,但这些品种都可以克服。”蓝红星表示,这时的光照强、昼夜温差大、水质纯净等优势,就可以得到充分利用,生产出有机、绿色、低碳的优质农特产品。
同时,小浆果产业多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川西高原农业人口比例高,农村剩余劳动力较多,也将为产业输送充足的劳动力资源。“这些水果新品种的发展可以成为欠发达县域高原特色农业转型的新型抓手。”蓝红星说道。
村民们在田间收割青稞
替代性粮食作物:高原的“新希望”
“传统粮食作物在欠发达县域的高原地区受自然条件的限制,发展替代性粮食作物可以成为一种新方案。”蓝红星说道。他提到,藜麦、高山土豆等作物适应性强、抗逆性高,适合在高海拔、低温、干旱及贫瘠土壤条件下生长,可以成为当地农户的理想选择。
藜麦富含蛋白质、膳食纤维、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高山土豆富含淀粉和维生素可以成为重要能量来源。这些作物不仅能提升当地粮食供给的多样性,还能通过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促进生态农业的发展。此外,多样化的种植结构也将有效降低气候变化或病虫害带来的风险。
蓝红星表示:“在欠发达县域的高原地区发展特色产业,不仅为当地农民增收和农业产业升级提供了保障,还能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为欠发达县域探索出一条乡村富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
理塘牦牛
因地施策:高原农业的未来特色之路
“大食物观不仅强调食物的多样化,还要求因地制宜,特色发展。”蓝红星指出,一直以来,川西高原地区以小规模分散经营为主,生产设施相对落后,同时果农普遍缺乏标准化生产的知识与技能,想要进一步发展,需要打破小规模分散经营的局限,依靠技术升级、设施完善和产业链整合来提升竞争力。
他特别提到,与其他高寒地区相比,四川需要找到自己的比较优势。例如,青海的沙棘产业和云南的蓝莓种植已具备一定市场基础,而四川欠发达县域的高原地区则需要充分挖掘自身条件,如独特的气候、生态环境等,培育具有竞争力的高原农业特色品牌。
高原寒土,既能发展广泛的牛羊畜牧产业,也能孕育出多样甘甜的农特产品;崎岖山路,带来了更多农业发展的可能,也通向更加广阔的未来。在“大食物观”的指引下,四川欠发达县域的高原地区正在以更加开阔的视野探索农业新路径,让一粒粒种子在这片土地上开花结果,带来丰收与希望。(图片来源于甘孜藏族自治州委宣传部、松潘县委宣传部)
联系我时,请说是在【遇见天府】四川总站(www.5885.cn)上看到的,谢谢
联系人
